- 首頁
- 民文
- English
- 網(wǎng)站無障礙
- 舉報
- 登錄
“懸崖造林隊” 種下萬畝綠蔭
新華社記者 孫正好 姜辰蓉
2025年07月10日09:25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人民日報
222


正是護林關鍵期,活躍在陜西延安市宜川縣的“懸崖造林隊”最近特別忙。
黃河西岸,一處斜坡近百米高,坡度近50度,土質(zhì)松軟。隊員郝雷拎起鋤頭,小心翼翼下到斜坡中間地帶,給一棵棵白皮松掏土、堆坑。
2012年,“懸崖造林隊”成立。當時,聽說宜川縣要攻克懸崖造林難題,原有的造林隊隊長王永紅主動請纓。“從2004年開始,我們持續(xù)在宜川北部旱塬上種樹,眼看黃河邊山都綠了,只有懸崖上還光禿禿的?!蓖跤兰t說,“作為宜川人,只要能讓懸崖綠起來,讓家鄉(xiāng)更美,再困難也要干?!?/p>
黃河沿岸很多懸崖直上直下。跟著王永紅,隊員們開始“吊繩種樹”的造林探索。年輕的郝雷常主動攬活,身背樹苗、腰間拴繩,人被吊在懸崖間,面朝崖壁揮動鋤頭,刨坑種樹。
為了安全,隊員們需用大錘在崖頂打下至少1.5米深的鋼釬,將安全繩一頭拴在鋼釬上。郝雷指著黃河西岸一處垂直高度近200米的懸崖說:“像那種地方,被吊著下去心里肯定有些害怕,但次數(shù)多了,大家也就習慣了?!?/p>
宜川縣地處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腹地,很多懸崖上土層稀薄,刨不出深坑,一米多高的樹苗直接種下去很難存活。在當?shù)亓謽I(yè)部門指導下,“懸崖造林隊”探索出“壘坑客土造林法”?!皼]有土,我們背土上山,再從崖頂用繩子吊下去;沒有坑,我們在懸崖上就地取材,把石塊砸碎壘成石坑?!焙吕渍f,“種一棵樹,平均要往懸崖下吊10袋面粉袋裝的土。一旦崖頂上缺土,我們就一袋一袋從山下往上背。”
靠著“吊繩種樹”的方法,13年來,“懸崖造林隊”在黃河西岸懸崖、陡坡等水土極易流失的生態(tài)脆弱區(qū),累計種下了1萬多畝林地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7月10日 10 版)
(責編:王連香、李楠樺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推薦閱讀
-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|看!珍稀動植物在這里“C位出道”
- 生物多樣性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(fā)展的基礎 從“一株苗”到“一座園” 從“一片沙”到“一片林” 近年來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 接連創(chuàng)新實施生態(tài)保護紅線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建立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推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(xù)發(fā)展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讓我們跟著珍稀動植物 走進他們的棲息地 感受山水交融、包羅萬象的多樣美景 感知萬物共生、和美永續(xù)的多彩活力 策劃:李楠樺、王仁宏 設計:郭思邈 文字及圖片來源:國家林草局、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管理局、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等.…
客戶端下載
推薦閱讀
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
打開